財富資訊
買理財產品,選對銀行是關鍵
刊登媒體:《信息時報》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目前個人銀行理財產品的月均發行量達5000款以上,面對如此浩繁的信息量,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對此分析師建議,個人投資者在選購銀行理財產品前應先精選銀行,從理財能力優秀的銀行中挑選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做好資產配置組合,從而達到資產穩健增值的理財目的。
選產品前應先選銀行
近期,國內首份銀行理財能力分類排名報告——《銀行理財能力評價排名(2014年半年度)報告》。廣發銀行綜合理財能力在商業股份制銀行中排名第一。廣發銀行之所以能夠排名靠前,主要得益于其產品線全面且各類理財產品業務發展較為均衡,在各類理財產品的管理能力評價中,廣發銀行均位居前十名。
分析師提醒投資者,切莫盲目追求所謂的預期高收益而忽略了內在的風險。選擇銀行時,個人投資者應綜合考慮理財產品研發運營能力,系統風控能力,銷售服務的專業及合規性以及理財產品信息公告透明度等因素去衡量一家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能力。同時,理財能力強的銀行,產品發行量通常較大、期限合理、產品類型也較為豐富,投資者從這些銀行更容易選擇到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投資期限的理財產品,不容易出現投資空窗期。
廣發收益能力得分最高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從目前的理財產品市場來看,多數銀行是以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為主,發行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銀行家數明顯偏少。對于結構性理財產品,由于其收益取決于掛鉤標的走勢以及產品的收益計算方法,并非一定可以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很多人在選擇時感到比較茫然。因此,在選擇結構性理財產品時,考察銀行的管理能力,對投資者而言更具有參考價值。
在本次評價結果中,結構性理財產品銀行管理能力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廣發銀行、平安銀行和農業銀行。其中,廣發銀行收益能力得分最高,同時廣發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在信息披露度、到期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發行能力、產品豐富性以及風險控制方面得分也較為靠前。
鏈接:http://epaper.xxsb.com/showNews/2015-01-09/206144.html
作者:鄭大偉